江南昨夜东风动,冰花半吐横山洞。
翠禽啼月雪初消,春光隐隐枝头送。
罗浮梦散暮云平,寒溪淅淅流澌声。
逋仙呵笔写吟景,孤高风调谁能京。
和江东黄谦咏梅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江东黄谦咏梅韵》是元末明初诗人王佐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作者简介:王佐,字彦举,元末明初广东南海人。他与孙蕡齐名,在南园结诗社时被称为结辞敏捷者,其句意沉著者,孙不如王。元末为何真掌书记,后劝说何真降明。洪武六年被征为给事中,因不喜枢要而请求归隐。有集《听雨轩集》、《瀛洲集》。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感慨,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歌原文:江南昨夜东风动,冰花半吐横山洞。翠禽啼月雪初消,春光隐隐枝头送。罗浮梦散暮云平,寒溪淅淅流澌声。逋仙呵笔写吟景,孤高风调谁能京。
诗词赏析:此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梅花在冬去春来之际的傲骨和美丽。首两句“江南昨夜东风动,冰花半吐横山洞”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场景,暗示着冬天的严寒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渐渐来临。第三句“翠禽啼月雪初消”,则描绘了月光下的梅花更加显得清冷高洁。最后两句“罗浮梦散暮云平,寒溪淅淅流澌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整体而言,该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充满了文人骚客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梅花这一主题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常常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王佐作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不仅仅是为了审美享受,更是希望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江东黄谦咏梅韵》不仅展示了王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怀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