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鸡鸣海日红,凭虚涌出梵王宫。
绀园树色朝含雨,宝塔铃声昼撼风。
飞锡神僧西域至,散花天女上方通。
曾闻翠辇登临处,御墨留题紫翠中。
游鸡鸣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鸡鸣寺》是元末明初诗人胡奎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作者介绍:胡奎,字虚白,号斗南老人,元明间的浙江海宁人。他以儒生的身份进入明朝,曾担任宁王的教授。
诗歌原文:《游鸡鸣寺》原文如下:“夜半鸡鸣海日红,凭虚涌出梵王宫。绀园树色朝含雨,宝塔铃声昼撼风。飞锡神僧西域至,散花天女上方通。曾闻翠辇登临处,御墨留题紫翠中。”
诗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鸡鸣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首句“夜半鸡鸣海日红”展现了鸡鸣寺在夜深时分的神秘与辉煌;“凭虚涌出梵王宫”则形容寺庙建筑的高峻与宏伟。其他诗句如“绀园树色朝含雨”和“宝塔铃声昼撼风”,则具体描写了鸡鸣寺的自然风光与建筑特色。
文化意义:鸡鸣寺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提到的“豁蒙楼联句”、“七教授豁蒙楼联句”等历史事件,都显示了鸡鸣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游鸡鸣寺》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胡奎的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能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和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