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石蟹泉送僧游南山

上人卓锡风篁岭,应看山中石蟹泉。
沙晚试听蒲叶雨,水凉况近菊花天。
暗通雪窦金膏滑,清漱云根玉髓坚。
寄语无肠好公子,待余来候煮茶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石蟹泉送僧游南山》是一首出自明代胡奎的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石蟹泉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上人卓锡风篁岭,应看山中石蟹泉。
    沙晚试听蒲叶雨,水凉况近菊花天。
    暗通雪窦金膏滑,清漱云根玉髓坚。
    寄语无肠好公子,待余来候煮茶烟。

  2. 诗作鉴赏

  • 首句“上人卓锡风篁岭”中的“卓锡”,意指和尚在山上建塔、挂锡,表明了诗人与和尚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风篁岭”也暗示着一个静谧而优美的环境,为诗歌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 第二句“应看山中石蟹泉”中的“应看”表达了读者对于美景的期待和欣赏。这里的石蟹泉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或传说背景,成为诗人笔下的重要元素。
  • “沙晚试听蒲叶雨”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象,诗人仿佛能听到蒲叶上的雨声,感受到季节的变换。这一细节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官体验。
  • 第四句“水凉况近菊花天”则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变化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诗人的情绪和心境。菊花的盛开通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凉爽的水边又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清凉。
  • 最后两句“暗通雪窦金膏滑,清漱云根玉髓坚”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述了石蟹泉中水质的特点。金膏滑可能指的是泉水中矿物质丰富,而玉髓坚则暗示了水的清澈与纯净。这些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1. 诗作的文化意义
  • 通过这首诗,胡奎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景观,更是在表达一种情感状态,即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这种情感状态在当时文人士大夫中尤为普遍,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在古代文人看来,山川河流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自然产生共鸣。这首诗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的体现。
  1. 诗作的现代价值
  • 虽然这首诗创作于几百年前,但它所蕴含的自然美学观念和人文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这首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可以给予现代人很多启示和思考。
  • 此外,诗歌中的意境和象征手法也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诗歌来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复杂。

《赋石蟹泉送僧游南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想。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古代文人情感的寄托,也是现代人心灵成长的滋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