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坡》是清代诗人张廷璐创作的作品,并非苏轼的散文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楼、云龙山下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 诗歌原文
- 黄楼嵯峨古彭门,云龙山下多烟村:描述了黄楼巍峨壮观,位于古彭门附近,山下烟雾缭绕,村庄宁静祥和的景象。
- 暇日招游恣登陟,壶榼不用燔鸡豚:在闲暇的日子里,邀请友人一起登山游玩,无需准备酒肉宴请。
- 淮泗交流清浪驶,吕梁迅急黄河浑:描述了淮河与泗水交汇处波涛汹涌,而吕梁山则迅急奔腾,黄河浑厚有力。
- 巉岩似腾北海蜃,巨嶂如起南溟鹍:山崖高峻,如同北海海市蜃楼般神秘莫测;山峰耸立,如同南溟中的鲲鹏振翅。
- 冈阜萦抱气尤王,洪波襟带势欲吞:冈阜环绕,气势磅礴,仿佛王者之气。
- 振衣绝顶俯平壤,川原环拱云龙尊:站在山顶振衣远望,俯瞰平坦的原野,云龙山显得尊贵无比。
- 古藤倒垂猿狖挂,怪石磥砢熊罴蹲:古老的藤蔓垂下,猿猴攀挂在上,奇石峥嵘,熊罴蹲踞。
- 青畴千顷水方退,高垄往往留潮痕: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水正退去,留下潮痕。
- 禾根犹见集雁鹜,屋外直欲浮蛟鼋:田埂上还能见到聚集的水鸟雁鸭,屋外水面上似乎有蛟龙翻腾。
- 兹山高旷足眺览,巍然放鹤亭孤存:这座山高旷开阔,足够让人一览众山小,只有孤独的放鹤亭矗立其中。
- 石磴逶迤古苔滑,苍枝诘曲老树髡:石阶蜿蜒曲折,苔藓生长在古老的台阶上,树木苍劲挺拔,枝条交错。
- 黄茅冈头指遗迹,群羊仿佛眠云根:黄茅岗头的遗迹清晰可见,群羊似乎在云根上休息。
- 山人已往坡老逝,空嗟岁月如涛奔:山中老人已经去世,只留下这片坡地和逝去的时光。
- 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廓萧瑟寒云屯:残留的碑文在寂寞的野烟中显得凄凉,空旷的环境里寒云堆积。
- 胜游凭吊增慨叹,不辞斗酒倾匏樽(用苏韵便近苏诗。):游览胜地凭吊古人,心中感慨万千,不吝惜斗酒共饮。
- 诗歌赏析
- 艺术风格:《放鹤坡》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写了黄楼、云龙山下的自然风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隐逸情怀。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情绪。
- 作者简介
- 张廷璐:清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放鹤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黄楼、云龙山下的自然景观。
- 诗歌背景
- 诗歌创作时间不详,可能为乾隆年间,当时作者身处官场,但内心向往隐逸生活。
- 诗歌内容解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歌通过对黄楼、云龙山下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态度。
- 文人情怀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放鹤坡》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黄楼、云龙山下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同时,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