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太守近如何,不道离家是挽歌。
昨日把诗看醉墨,伯牙弦断泪偏多。
挽宁州太守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胡奎的《挽宁州太守 其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思的七言绝句,展现了诗人对一位宁州太守离世的悲痛和怀念。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胡奎,元末明初诗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复杂,曾在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此外,他还有文集《斗南老人集》。《挽宁州太守》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艺术手法上,此诗运用了典型的古诗形式和语言特点。胡奎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文字,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例如,“宁州太守近如何,不道离家是挽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和对其离世的不舍。
从主题上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对一位宁州太守的深切缅怀。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失去挚友的痛苦。例如,“昨日把诗看醉墨,伯牙弦断泪偏多”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悲伤过度而无法自持的情景。
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悲痛的表达,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胡奎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如官场的腐败、官员的离世等,这些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胡奎的《挽宁州太守 其四》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主题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古代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