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八首 其一

梳成松髻出帘迟,折得桃花三两枝。
欲插上头还住手,遍从人问可相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的组诗作品,属于唐代诗人杜诗七律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杜甫生平: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等,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而闻名。
  1. 诗歌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 诗歌解析

  • 序曲:第一首《秋兴八首》作为全组诗的序曲,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了夔州秋日萧瑟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从而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在漂泊生涯中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 艺术特色:杜甫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象征和暗示手法,如“玉露”、“枫树林”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消逝;“江间波浪”、“塞上风云”则反映了自然景象中的动态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深刻理解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文学才华及其深邃的情感世界,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