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山人还富春

北山佳气翠冥冥,南渡衣冠识地灵。
龙穴云归晴作雨,蚌潭珠出夜如星。
承闻先世传遗泽,复见诸孙守一经。
空谷白驹何皎皎,前朝宰木尚青青。
骑鲸仙去长怀李,化鹤人归或姓丁。
进履好探黄石洞,吹笙还过赤松亭。
正期岁晚寻瑶草,应许天寒寄茯苓。
他日鸣驺来入谷,待余重勒草堂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山人还富春》是元末明初胡奎所作,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下是作品介绍:

  1. 作者背景:《送李山人还富春》的作者是元末明初浙江海宁的学者胡奎(字虚白,号斗南老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化造诣和文学才华被后世铭记。

  2. 作品原文

  • 北山佳气翠冥冥,南渡衣冠识地灵。
  • 龙穴云归晴作雨,蚌潭珠出夜如星。
  1. 作品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北山佳气翠冥冥”与“南渡衣冠识地灵”两句,生动描绘了北山的自然美景与南渡的历史人文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热爱。
  • 人文关怀:通过对“龙穴云归晴作雨,蚌潭珠出夜如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归去后的思念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也隐喻着朋友在仕途上的顺利与成功,寄托了作者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友情以及对其人生道路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送李山人还富春》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印记,它记录了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