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自修游南岩 其一

南岩地偏罕人迹,问君胡为来此游。
偶因人生闲暇日,况当天下承平秋。
飞泉自落屋西畔,青山只在岩上头。
招提境界不易到,松篁一径通深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吴自修游南岩 其一》是明朝诗人龚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龚敩:龚敩(1536-1604),字子美,号东皋,明代文学家。他出生于苏州,是“公安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龚自悦在《明史》中记载了龚教的生平和作品,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
    南岩地偏罕人迹,问君胡为来此游。
    偶因人生閒暇日,况当天下承平秋。
    飞泉自落屋西畔,青山只在岩上头。

  2.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 首句“南岩地偏罕人迹”设定了一个幽静、偏远的场景,使人感到一种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氛围。“问君胡为来此游”则引出了诗人对吴自修来访的动机的好奇和思考。
  • 情感丰富: “偶因人生閒暇日”表达了诗人偶尔闲暇时光中的闲适和自在,而“况当天下承平秋”,则展现了一种盛世和平的理想状态。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性。
  • 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飞泉自落屋西畔,青山只在岩上头”,生动描绘了南岩的自然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龚教徒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功地传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