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适登泰山,三月春欲暮。
万里来长风,当空卷云雾。
须臾雾尽见山色,苍翠参天与天逼。
层层石磴蹑云升,万壑千崖转奇特。
御道萦回六龙舞,峭壁飞泉挂瀑布。
遥看一坞桃花红,却疑又入桃源路。
大夫松,何落落,无字碑,何巍巍。
秦皇汉帝今安在,惟有此松此碑无倾颓。
巑岏怪石满山立,磨崖字久苍苔湿。
灵山秘迹不可穷,深岩时有蛟龙蛰。
振衣再上最高峰,大地山河一望中。
眼空不啻小天下,独超太古窥鸿蒙。
东向蓬莱但咫尺,西顾昆崙近可陟。
赤城王屋眉睫间,烟霞缭绕登山屐。
胜游至此何快哉,排空大叫天门开。
云端玉女两两下,招我直上金银台。
顾我自愧尘凡质,稽首群仙谢非及。
惟愿投簪学向平,遍游名山栖少室。
偕汤比部觉轩同登泰山因作登岱歌以纪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偕汤比部觉轩同登泰山因作登岱歌以纪胜》是明代诗人张居正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收录于《明文海·卷六十七》,此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泰山的壮观景象和感受。全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以及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登山者的壮志豪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大致内容及特点:
首句:“偕汤比部觉轩同登泰山”,点明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泰山的情景。
第二句:“因作登岱歌以纪胜”,说明了创作此诗的原因,即记录下登山的壮观景象和感受。
全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景色、友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山岳之巅所感受到的精神与自然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