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水吟

陇头水,鸣呜咽。
朝洗秦人骨,暮流汉人血。
秦骨化黄土,汉血归黄泉。
水流如人声,夜哭长城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陇水吟》是元末明初诗人胡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陇头水声和边塞景色,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胡奎是元明间的诗人,号斗南老人。他以儒家思想入仕,曾为宁王府教授。胡奎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有《斗南老人集》传世。
  2. 诗歌原文:陇头水,鸣呜咽。朝洗秦人骨,暮流汉人血。秦骨化黄土,汉血归黄泉。水流如人声,夜哭长城边。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对陇头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朝洗秦人骨,暮流汉人血”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哀痛。而“水流如人声,夜哭长城边”更是将河水拟人化为哭泣的声音,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胡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感慨。
  4. 主题意义: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比秦、汉两代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性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胡奎作为诗人的卓越才华。

《陇水吟》不仅是胡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