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吟二首 其一

唧唧始临楹,袅袅复移树。
露叶惊虚织,风条劳暗度。
盈盈窗间女,皎皎机中素。
姑寒未得衣,先催了官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络纬吟二首·其一》是元代胡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胡奎:元代文学家、诗人,字孟嘉,号云台山人,生于元末明初,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尤以五言诗见长。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唧唧始临楹,袅袅复移树。露叶惊虚织,风条劳暗度。盈盈窗间女,皎皎机中素。姑寒未得衣,先催了官赋。
  • 翻译:夜深时分,蟋蟀开始鸣叫,它们的声音从屋檐下传来。在月光的照耀下,露水打湿了它们的翅膀,使得它们在飞行时更加小心谨慎。而那纺织机的丝线在风中飘动,仿佛在空中织出一幅美丽的图案。窗外的窗子前,有一个女子正在静静地织着布,她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她还未来得及穿上新衣,就已经被官府催要赋税了。
  1. 诗篇赏析
  • 意象生动:诗中通过“唧唧”的蟋蟀声、“袅袅”的风、“盈盈”的窗间女子以及“皎皎”的机中的素帛等意象,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生活氛围。
  • 主题深刻:此诗不仅描写了蟋蟀、风和女子的形象,更通过这些细节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无奈的命运。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反衬社会的不公,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矛盾的深刻。
  • 艺术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作为载体,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思考。
  1. 作者背景
  • 生平与成就:胡奎生活在元末明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这首诗,胡奎成功地将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种表现手法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1. 历史影响
  • 传承与发展:尽管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已经过去数百年,但它在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被视为元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络纬吟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诗作,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