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送人之京

江头折杨柳,一枝赠一人。
去年枝欲尽,今年枝又新。
折柳莫折短,短条容易断。
如何离别情,苦被春风管。
折柳当折长,长条为马鞭。
上林春色好,相约凤池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杨柳送人之京》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七言绝句,由元末明初诗人胡奎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在京城江头,作者亲手折断柳枝赠别行人的场景,通过柳枝的生长与凋零,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别离的情感。以下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折杨柳送人之京》的作者胡奎,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虽不详,但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却不容忽视。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雅的文风受到后世学者的关注。

  2.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句原文:”江头折杨柳,一枝赠一人。去年枝欲尽,今年枝又新。”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送别时的深情厚意,用“杨柳”这一自然界中的植物来象征深厚的友情和不舍的情绪。”一枝赠一人”则暗示了这份礼物的珍贵和离别的哀愁。
  • 诗句解析:”折柳莫折短,短条容易断。如何离别情,苦被春风管。”
    这几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对柳条长度的重视,因为只有长度适中的枝条才能作为赠予远行者的礼物。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转的无情与离别之苦,仿佛是春风吹过,使得原本坚强的柳条变得脆弱。
  • 诗句解析:”折柳当折长,长条为马鞭。上林春色好,相约凤池边。”
    最后两句则是以柳条的坚韧比喻远行者的坚毅,同时也寄寓了对远行者美好前程的期望。
  1. 诗歌鉴赏
  • 情感深沉: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将离别的忧愁与自然的生命力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 意象鲜明:杨柳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常被用来象征别离和思念。在《折杨柳送人之京》中,杨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更是离别之情的象征。
  • 语言优美:全诗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忧伤的氛围。

《折杨柳送人之京》不仅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影响了后人,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经典的离别篇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情的独特审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