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即吾之父,坤即吾之母。
性体父母遗,藐然兹下土。
民皆吾同胞,物乃吾侪与。
天下本一家,兄弟浑散处。
顾彼有我私,藩篱隔牴牾。
岂不均属毛,岂不均离里。
大君乃嫡子,约法族所宗。
大臣家之相,协力胥寅共。
卑弱幼吾幼,高年长吾长。
鳏寡残疾徒,兄弟失所仰。
在我宜抚之,我心重养养。
贤圣乃克肖,济恶何不才。
害仁与悖德,兄弟良可哀。
安得顿革奸,烝乂以不回。
有怀日匪懈,无忝馀所生。
明发耿不寐,靡靡迈以行。
愿言顾常棣,骨肉情相亲。
兄弟乐且孺,以慰予二人。
吁嗟酿失德,乾糇不以分。
剖柑贵同味,有无安足论。
闭门独腹饱,同室私啼饥。
膏粱岂不甘,吾心亦以悲。
同室私号寒,吾身独缊燠。
裘帛岂不安,已颦亦以蹙。
小忿萌懿亲,阋墙忽相搆。
被发缨我冠,救之尚恐后。
况乃手相刃,溅血濡禁庭。
田地本易得,同气何相倾。
相彼豆与萁,相煎乃太急。
我生念同根,隐忧涕以泣。
相彼一尺布,缩缩亦可缝。
乃尔弟与兄,云胡不相容。
怀哉百忍子,同居睦且久。
遵彼李氏谟,钱帛不私有。
愿作长枕被,寒暄共依依。
炙艾以分痛,四海疗疮痍。
兄弟各得所,父母当怡怡。
百犬均同牢,物我非尔私。
辟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辟隘》是明代诗人庞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天下一家的理想追求和对兄弟情深的深切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 诗歌原文
- 诗的开头:“乾即吾之父,坤即吾之母。” 这句话表明了天地之间的父母形象,暗示了宇宙的和谐与统一。
- 对天下人的比喻:“性体父母遗,藐然兹下土。” 这里,诗人将天下人比作尘土,表达了对普通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 对同胞的呼唤:“民皆吾同胞。” 诗人强调了自己与民众的血肉联系,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同胞情谊。
-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物乃吾侪与。” 在这里,诗人指出万物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平等观念的追求。
- 对政治权力的反思:“大君乃嫡子,约法族所宗。” 这句话意味着国家的领导应该遵循正道,成为族人的表率。
- 对大臣的描述:“大臣家之相,协力胥寅共”。 这里,诗人描绘了大臣们应当齐心协力,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 对弱者的关注:“卑弱幼吾幼,高年长吾长。”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年幼者和年长者的关爱,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 对兄弟情深的感慨:“顾彼有我私,藩篱隔牴牾。”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内部纷争的忧虑,以及对和谐兄弟关系的向往。
- 对道德的倡导:“岂不均属毛,岂不均离里。” 诗人提出了社会公正的理念,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相同的待遇。
- 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安得顿革奸,烝乂以不回。” 诗人呼吁社会改革,期望通过变革实现真正的公正与和谐。
- 对个人修养的重视:“有怀日匪懈,无忝馀所生。” 诗人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 对家庭情感的颂扬:“明发耿不寐,靡靡迈以行。” 诗人夜晚辗转反侧,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 对兄弟之情的赞美:“愿言顾常棣,骨肉情相亲。” 诗人以兄弟情深为榜样,倡导人们珍惜亲情,和睦相处。
- 诗歌分析
- 《辟隘》通过对比天地间的关系,强调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
- 诗人通过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 在诗中,诗人对家庭、兄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倡导人们珍视亲情,和睦相处。
- 诗人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反思,呼吁政治家们应遵循正道,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 最后,诗人通过对个人修养的强调,鼓励人们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 文学意义
- 《辟隘》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家庭、兄弟和社会的看法,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取向。它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
- 《辟隘》的文学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辟隘》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作品。它通过对家庭、兄弟和社会关系的探讨,传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谐和幸福的追求。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视亲情,关心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辟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学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