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衡尹毛见川论学

衡山始倾盖,即结同心盟。
渊源吉阳翁,单父流政声。
揖予论圣学,援言多明徵。
予言学晦久,常觉乃常明。
觉岂自外求,良知启灵扃。
浮云撤重蔽,太虚自流形。
仕学岂两涂,尸居凛明庭。
惭予固谫劣,岂足窥微精。
一贯垂孔训,日新诵盘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衡尹毛见川论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著作,收录于《焚书》,共两则,其中一则为”答衡尹毛见川论学”,另一则为”答衡尹毛见川论诗”。该作品以对话形式展开讨论,探讨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关系、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及如何在社会中保持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等问题。

李贽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他对文艺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他强调诗歌应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不应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完美。同时,他也反对那些为了迎合权贵或大众而进行创作的做法,并认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价值的。

总的来说,《答衡尹毛见川论学》体现了李贽对文艺作品及其创作者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他对于个性解放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重视。该文章不仅具有学术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