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赞

人之大伦,君臣父子。
笃于君亲,友于昆弟。
弃家如遗,弃国如屣。
并弃其身,如蜕泥滓。
人怀百金,揆义而使。
犹有诺否,背义去已。
如何先生,各执其志。
不约而同,如合左契。
孤竹之生,首阳之死。
万古清风,噫二人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伯夷叔齐赞》是清代学者王夫之所作,其内容主要赞扬了两位古代的仁人——伯夷和叔齐。

伯夷、叔齐,字次夔,为周武王姬发之弟。他们因拒绝纣王暴政而隐居首阳山,食草木实以清心寡欲,并最终饿死在山上。他们的高尚品德与节操,在后世被广泛推崇和颂扬。

伯夷、叔齐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忠贞不渝的典范。他们拒绝参与政治斗争,选择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的重要素材。

王夫之在其著作《读通鉴论》中评价伯夷、叔齐说:“以义死而无愧者,则谓之仁人;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