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轩为泰和萧君赋

壮气从来北斗齐,凭轩高眺白云低。
风清竹树孤村静,天接溪山一鸟啼。
新酒每从花底洒,好诗都向壁间题。
元龙何必楼头卧,待尔来游日杖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凌云轩为泰和萧君赋》是乌斯道的作品。乌斯道,元明间的浙江慈溪人,字继善,其弟乌本良也。乌斯道与兄长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乌斯道在洪武初年得到有司的推荐,担任永新县令,期间他推行了不少惠政措施。然而,后来因事得罪而遭贬谪,放还后终因病逝。乌斯道的作品风格清逸,擅长书法,尤以其诗名世。他的诗歌意境高远,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在探讨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

  1. 诗歌主题:诗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色,诗人凭借高阁凭轩遥望,可以看到云朵低垂,风送竹树之音,孤村静谧,溪山相连,一鸟啼鸣。这些生动的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艺术手法:乌斯道在创作这首诗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意象的选取、比喻的使用以及节奏的把握等。例如,“壮气从来北斗齐”中的“北斗”象征着高洁的志向,而“凭轩高眺白云低”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心境和视野。此外,诗中多次提及酒和诗,如“新酒每从花底洒”,“好诗都向壁间题”,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3. 文化背景:乌斯道生活在元明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常常通过诗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元明两朝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也反映在乌斯道的作品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乌斯道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凌云轩为泰和萧君赋》不仅是乌斯道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明时代文学艺术的重要资料。它体现了乌斯道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