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均礼之京二 其一

归来朋旧晓星疏,只过东村水竹居。
老气竟消双目暗,足音还冷一年馀。
绝怜风月寻常酒,宁问江山咫尺书。
况是送君天上去,柳边空为立踟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夏均礼之京二 其一”是明初诗人乌斯道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乌斯道深邃的艺术造诣,也展示了其对友情和离别的深情厚意。以下将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1. 作者简介:乌斯道(约公元1380年-1462年),字继善,元明之际浙江慈溪人,乌本良弟。他的诗歌创作以长于诗见长,尤精书法,其作品具有高远的意兴和飘逸的风格。乌斯道在洪武初年因其有司的推荐被任命永新县令,后因事获罪谪戍定远,晚年放还,卒于家中。

  2. 诗词原文
    归来朋旧晓星疏,只过东村水竹居。
    老气竟消双目暗,足音还冷一年馀。
    绝怜风月寻常酒,宁问江山咫尺书。
    况是送君天上去,柳边空为立踟蹰。

  3. 诗词解析

  • 归来朋旧晓星疏:“归来朋旧晓星疏”,描绘了诗人回到故地后,发现朋友已疏远、星象稀疏的凄凉景象。这里的“晓星疏”可能象征着时间流逝与友情淡漠,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亲密关系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见机会的渴望。
  • 只过东村水竹居:“只过东村水竹居”,诗人描述了自己只是经过一个名叫东村的小村落,那里的水竹林舍是他曾经熟悉的地方,而今却显得如此陌生。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离愁别绪。
  • 老气竟消双目暗:“老气竟消双目暗”,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未见而感到衰老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无奈。
  • 绝怜风月寻常酒:“绝怜风月寻常酒”,诗人在面对日常的风月美景时,依然能够欣赏并珍惜,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美好的敏感和珍视。
  • 宁问江山咫尺书:“宁问江山咫尺书”,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他选择不关心眼前的江山大好河山,而是专注于手边的书卷和学问。这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追求知识的执着。
  • 况是送君天上去:“况是送君天上去”,诗人站在柳边,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惆怅,因为他知道这次分别后,再也无法回到那个曾与他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地方。
  • 柳边空为立踟蹰:“柳边空为立踟蹰”,诗人在柳树下徘徊不前,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无奈。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细腻而真挚。

乌斯道《送夏均礼之京二 其一》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生活和未来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