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夜坐

苍苔岩畔坐忘言,蒹菼离离带夕昏。
千里梦回莼菜美,三旬病起稻花繁。
碧云到海秋无隙,白鸟翻空夜有痕。
明日又携瓢笠去,百城烟水扣谁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山夜坐》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与诗歌背景
  • 作者的生平:文天祥,字宋瑞,号履善,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将领和文学家。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后因直言进谏被贬谪,最终在起兵勤王中表现出色。
  • 创作背景:《东山夜坐》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而文天祥则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1. 诗歌原文
  • 诗句:苍苔岩畔坐忘言,蒹菼离离带夕昏。千里梦回莼菜美,三旬病起稻花繁。碧云到海秋无隙,白鸟翻空夜有痕。明日又携瓢笠去,百城烟水扣谁门?
  • 翻译:在苍翠苔藓覆盖的岩石旁坐下,忘却了言语;清晨时分,芦苇丛生,天空渐渐昏暗。梦中回到故乡,莼菜鲜美可口;身体康复后,稻田里的稻花繁盛。秋天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夜晚,飞翔的鸟儿划过天际留下痕迹。明天我又要带着斗笠离开,百座城市都被烟雾笼罩,不知是谁的门?
  1. 诗歌鉴赏与文化价值
  • 艺术特色:文天祥的诗风沉郁顿挫,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善于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1. 诗歌的现实意义
  • 历史价值:通过对《东山夜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其文化特色。
  • 教育意义:文天祥的事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道德典范,有助于传承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

《东山夜坐》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文天祥的生平和思想,展现了他在危难时刻的坚定立场和高尚情操。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宋代的历史和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