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食虎肉,寝不处虎皮。
虎皮非不暖,虎肉非不肥。
本受恶气生,邈与正气违。
奈何五行秀,乃与恶相随。
胡不观凤鸟,犹能慎羽仪。
朝选竹实粲,暮择梧桐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饥不食虎肉,寝不处虎皮。
虎皮非不暖,虎肉非不肥。
本受恶气生,邈与正气违。
奈何五行秀,乃与恶相随。
胡不观凤鸟,犹能慎羽仪。
朝选竹实粲,暮择梧桐栖。
。
A. 《诗经》
B. 李白的诗歌
C. 白居易的《长恨歌》
我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人,根据《旧唐书》记载:杜甫曾祖父杜预曾任江夏内史、广汉太守(三国时期),因此其家族是西晋末年以来的河洛望族之一。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
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善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诗歌风格多样、语言精炼生动。
杜甫一生写下了近三千首古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