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
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
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
纤纤林外月,待我下崔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
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
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
纤纤林外月,待我下崔嵬。
《住静 其七》是一首出自明末诗人释大香的古诗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自然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归于自然的理想境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作者介绍:释大香,明代僧人,其诗作多以禅宗思想为基础,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诗歌原文: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纤纤林外月,待我下崔嵬。
诗意解析:这首诗以“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开篇,形象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自然景象。随后,“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两句则转入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描写,既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满足。最后两句“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通过树木和白云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心灵自由和宁静。
《住静 其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禅宗文化中追求心灵宁静的一种表现。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静谧和平和,实现心灵的自我修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