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溯长江,夹毂驰广道。
君子田野中,悠悠惬中抱。
前除列佳水,其阴杂芳草。
亦有溪上山,青青为之好。
吉梦良可徵,将以托终老。
白璧匪沦匿,彤庭藉华缫。
庶免栖故林,徒焉寄枯槁。
归哉岂无期,所愧在先兆。
天恩固云深,今德当自保。
野庵为姜敬章监丞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庵为姜敬章监丞赋》是乌斯道创作的一首明诗。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野外小庵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画卷。
乌斯道(元末明初),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野庵为姜敬章监丞赋》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乌斯道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精通音律、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其作品涵盖了诗、词、曲等多种体裁。他的这种多才多艺不仅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欣赏视角。
乌斯道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如《野庵为姜敬章监丞赋》中所述,“君子田野中,悠悠惬中抱。前除列佳水,其阴杂芳草。亦有溪上山,青青为之好。”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乌斯道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也体现了他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文人情怀。
乌斯道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关注。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坚守初心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诗中所言:“吉梦良可徵,将以托终老。白璧匪沦匿,彤庭藉华缫。庶免栖故林,徒焉寄枯槁。”表达了诗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乌斯道的《野庵为姜敬章监丞赋》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还是诗人对自然之美、对友情之深、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的集中展现。这首诗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资料,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