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病目诗其五

浊境人所恶,清境人所欢。
欢恶感于境,正谓双目昏。
病目与境接,不以清浊分。
譬居浑沌内,何者为乾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乌斯道的《晚年病目诗·其五》通过描述疾病对视觉的影响及其对心境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感悟。乌斯道(约1340-1420)是明朝初期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为主,尤以其深刻的人生体悟而闻名。

乌斯道在《晚年病目诗·其五》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人们往往因外界的“浊境”而感到厌恶,而对那些清净的环境则心生欢喜。然而,当疾病侵袭,使得视觉模糊不清时,这种对环境的喜好与厌恶感便会转化为一种更深层次的感知——无论是清是浊,双眼已不再有分辨能力。乌斯道用“譬居浑沌内,何者为乾坤”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在疾病面前,个体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削弱。这不仅是对身体状态的一种写照,也是对生命哲学的一次深刻反思。

乌斯道通过对“病目”这一具体现象的描写,引出了更为广泛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在病痛中,人们往往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自身的局限和生命的脆弱性,从而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乌斯道借此表达出他的哲学思想,即人应当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乌斯道的《晚年病目诗·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感悟和生活经历,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人生智慧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乌斯道的作品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值得深入探究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