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逢新霁,芳晨惬远心。
摘兰过水畔,看竹到禅林。
春叶缘山浅,寒云覆海深。
登临方未极,归路晚潮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野色逢新霁,芳晨惬远心。
摘兰过水畔,看竹到禅林。
春叶缘山浅,寒云覆海深。
登临方未极,归路晚潮侵。
《花朝与诸子游榄溪寺》是明代诗人释今沼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全文如下:
野色逢新霁,芳晨惬远心。
摘兰过水畔,看竹到禅林。
春叶缘山浅,寒云覆海深。
登临方未极,归路晚潮侵。
诗中的“野色逢新霁,芳晨惬远心。”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早晨景色,诗人在初晴的田野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摘兰过水畔,看竹到禅林。”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游玩时的闲适与惬意。他一边欣赏兰花,一边漫步至水边,最终到达了充满禅意的寺院。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追求宁静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的最后一句“登临方未极,归路晚潮侵”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不舍和留恋。他登高望远,但并未感到达到目的,反而被即将结束的行程所困扰。而归路上的晚潮似乎在侵扰着诗人的心情,使他更加留恋这段旅程。
《花朝与诸子游榄溪寺》不仅仅是一篇描述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蕴含着作者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