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刘焕之 其七

理得寒江百尺丝,金鳞钓得不为奇。
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刘焕之其七》是明代著名诗人释今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诗句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隐逸主题。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今无是明代诗人,以创作七言绝句著称,诗风简练而意蕴深远。他的诗歌往往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
    理得寒江百尺丝,金鳞钓得不为奇。
    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

  3. 诗歌解读

  • 首句解读:“理得寒江百尺丝,金鳞钓得不为奇。”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在寒冷的江面上用金丝垂钓,虽然得到了鱼,但这并非他此行的目的,反而觉得这样的场景并不稀奇。这里的“不为奇”表达了诗人对常规生活琐事的超脱与淡然,以及对更高意境的追求。
  • 后两句解读:“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宁静夜晚的感受。他宁愿坐在天边,聆听那寂静的月光,享受风的自然吹拂,而不是被世俗的繁华所困扰。这里的“万籁无声”形容夜晚的寂静之美,而“风自吹”则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自由的精神。

《寿刘焕之·其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