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凉山和前韵 其一

度险凌寒上翠峦,东台风景望中宽。
深藏佛国乾坤大,永镇皇图社稷安。
天雨宝花香冉冉,海浮红日影团团。
几回笑指蓬莱岛,三点青螺似髻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清凉山和前韵·其一》是明代诗人释觉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关于《登清凉山和前韵·其一》的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登清凉山和前韵·其一》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释觉同,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 创作时间: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应为明代中后期。
  1. 诗歌原文
  • 诗句一:山势崚嶒翠霭虚,神僧多此共幽居。
  • 诗句二:云埋紫府龙蛇混,地隔红尘车马疏。
  • 诗句三:五朵芙蓉从地起,一方图画自天舒。
  • 诗句四:寒谷未秋先落叶,阴崖不雨自生雷。
  • 诗句五:度险凌寒上翠峦,东台风景望中宽。
  • 诗句六:中峰崒嵂洵奇观,势插空濛耸翠峦。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释觉同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清凉山的雄伟壮观和自然之美描绘得栩栩如生。
  • 哲理思考:通过观察山石、云雾等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深层思考。
  • 艺术风格:该诗在形式上遵循传统七律诗的格律,但在意境和语言的选择上却展现出独特的创新和个性。

《登清凉山和前韵·其一》不仅是明代文人释觉同的一首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至今仍让读者为之动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