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孤鹜

翅短林塘梦却安,红蕖倒影碧波寒。
王孙已识能言意,料得重来不敢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芙蓉孤鹜》是明代诗人苏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苏葵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的融合,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事的留恋之情。

《芙蓉孤鹜》通过“翅短林塘梦却安,红蕖倒影碧波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句中的“翅短”意味着生物体态的微小或是生命的脆弱,而“林塘”和“红蕖(荷花的美称)倒影”则勾勒出了一幅水中荷花倒映于清澈湖水之中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幅静态的自然画面,更是诗人心境的外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王孙已识能言意,料得重来不敢弹。”则是另一番意境的展开。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王孙”(贵族子弟或文人雅士)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以及对那些已经离去的人或事的深切思念。他预见到未来的日子里,那些曾经熟悉的环境与他再相遇时,恐怕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静静观望,而不能像以往那样随意地参与其中。这种对未来的预见,不仅增添了诗句的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与记忆的珍视。

《芙蓉孤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