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

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
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
重逢大比岁,再赋远游章。
感此时运促,顾余毛发苍。
初冠怀奇品,鸣镳擅艺场。
玉温未易售,珠媚自馀光。
桃李时当实,松筠晚更强。
琴音逾古淡,剑气尚寒芒。
二宋才相亚,三苏文各长。
步趋看继武,输写听倾囊。
迟发虞机审,齐飞鹗翼张。
弟先兄合让,父在礼无方。
宾兴声华盛,邮程姓字香。
诸生谁速肖,稚也愧门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曾君与作者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对儿子们远行的支持和勉励,展现了一幅充满人文关怀和时代气息的画面。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他不仅是明朝著名的方志学者,还与明海丰县令张济时为同乡挚友,并共同创作了嘉靖《海丰县志》的序文。罗洪先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更在于他在方志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贡献。他的著作如《念庵集》《广舆图》等,都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追求和成就。

《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一诗,通过简洁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曾君深厚情谊的赞美。首句“曾君客余舍,心迹两相忘”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两人间超越世俗的真挚友谊。而“淹留五六载,未忍遽分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厚和持久。在随后的句子中,诗人详细描述了与曾君重逢的喜悦、对他远行的关切和支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尤其是“再赋远游章”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曾君再次远行的支持,也暗示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现明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责任感,还能从中汲取到坚持自我、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