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别陈子为

罗浮岂不乐,胡尔同江湄。
抱疴未收留,且与倾秫卮。
至道在何所,千里徒增悲。
出门顾场圃,秋黍方离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别陈子为》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方志学者。他不仅是明朝的科状元,还曾担任翰林院修撰和春坊赞善等重要职务,其著作包括《念庵集》和《广舆图》等,在学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内容:诗中“罗浮岂不乐,胡尔同江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与无奈。然而,“抱疴未收留,且与倾秫卮。”则透露出作者虽身在异乡但心系故土的情感。最后两句“至道在何所,千里徒增悲。”则流露出作者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3. 艺术风格:罗洪先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多采用五言古诗的形式,注重音韵和谐与词藻华美。在《次韵别陈子为》中,他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使得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不乏艺术美感。

罗洪先是明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有所建树,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通过对《次韵别陈子为》这首古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领略到罗洪先的文学才华,更能从中感受到他对生活、对自然、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