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词 其三

行人驻马莫惊嗟,处处溪流有落花。
不待今朝悲远嫁,长门风雨即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昭君词 其三》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 创作背景:《昭君词 其三》的创作背景与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密切相关。根据石崇的《王昭君词序》,昭君在嫁给乌孙王时,曾令琵琶手在马上演奏以慰其道路之思。后世画《昭君出塞图》时,也常作戎装骑马、手抱琵琶之像。罗洪先在此作品中表达了对昭君远嫁异域、历经艰辛却坚守国家大义的敬仰之情。
  • 内容解析:罗洪先的《昭君词 其三》中“行人驻马莫惊嗟,处处溪流有落花”这两句,描绘了昭君远赴边疆,沿途所见的美景和心中的感慨。其中,“行人驻马莫惊嗟”表达了诗人对昭君长途跋涉的同情与理解;“处处溪流有落花”则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以及昭君内心的凄凉与寂寞。整首词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昭君远嫁异域、坚守国家大义的深深敬仰和感慨。

《昭君词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昭君远嫁异域、坚守国家大义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一种赞颂。通过罗洪先的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