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凌海楼 其一

阳田客至不相闻,只隔山前一片云。
蓬鬓萧萧还自哂,未知何日再逢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别凌海楼其一》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中的首篇。此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场景的感受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江西吉水人。他是明朝著名的学者及方志学家,与明海丰县令张济时为同乡挚友。他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包括《念庵集》和《广舆图》,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在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坊赞善等职,是明代中后期的著名文学家和学者。
  1. 诗歌原文
    阳田客至不相闻,只隔山前一片云。
    蓬鬓萧萧还自哂,未知何日再逢君。

  2. 诗词赏析
    罗洪先的《寄别凌海楼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七言绝句。首句“阳田客至不相闻”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场景,仿佛所有的客人都远离了声音,唯有诗人独自面对这片静穆;次句“只隔山前一片云”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感,仿佛只有那片飘浮的云彩成为了诗人与外界的唯一联系。第三句“蓬鬓萧萧还自哂”则透露出一丝自我解嘲的意味,也许是因为岁月的流逝或是世事的变迁,让曾经的英俊变得有些苍老和自嘲。末尾一句“未知何日再逢君”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期盼与不确定性,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能够再次相见。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寄别凌海楼其一》不仅是罗洪先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人生、友谊以及离别的深刻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