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秋色日鲜新,惊见中丞奏记频。
莫道南人无武略,毛锥还解扫边尘。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一
罗洪先,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诗歌风格著称。他的《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一》是其众多诗作中的一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国家和平的向往。
“捷音千里报平戎,露布文章大史雄。”此句描绘了边塞传来的胜利消息,展现了作者作为文士的豪情与抱负。他通过这一场景,抒发了自己对于战争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封入九重偏动色,朱衣先赏奏书功。”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文臣,更是给予了特别的荣誉和奖赏。这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国家利益维护的一种贡献。
在这首诗中,罗洪先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相结合,既体现了个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历史见证。它让我们看到了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推崇和敬仰。
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罗洪先的才情和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关切,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思想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