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石屋山约成 其一

石屋先生卧白云,年年秋月叹离群。
因怜世路多逋客,早为山灵布檄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彭石屋山约成 其一》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罗洪先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作不仅体现了罗洪先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品内容
  • 第一首:“石屋先生卧白云,年年秋月叹离群。因怜世路多逋客,早为山灵布檄文。”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隐居在石屋里的先生,他在白云之中生活,每年都在秋天感叹自己与世隔绝。他同情世间许多漂泊不定的人,并早已为山林的神祗撰写檄文。这里的“布檄文”可以理解为向自然神灵传达某种思想或情感。
  1. 作者介绍
  • 罗洪先: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学者。罗洪先在学术上有着广泛的兴趣,尤其在地方志的编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海丰县志》等。他还著有《念庵集》《广舆图》等著作。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此诗作于罗洪先中年时期,此时他已经取得了功名,并在官场中有一定的地位。然而,他对尘世的权力和政治并不感兴趣,更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社会背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常常面临着政治上的压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罗洪先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深刻思考和不满。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
  • 个人经历:罗洪先本人的生活经历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曾经因为直言不讳而被排挤出朝廷,后在家乡过着隐逸生活。这种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民生的关怀。

《彭石屋山约成 其一》不仅是罗洪先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人思想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