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何须更问天,时当指使且怡然。
千金不博闲中乐,万事休寻梦里缘。
静对江梅还结子,醉看社栎可忘年。
里中能几交游在,试论何人福最全。
寿泉口山泉侄六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泉口山泉侄六十》的文学魅力
明代罗洪先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寿泉口山泉侄六十》。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独到见解和卓越成就。
罗洪先,一位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地理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个体裁,而《寿泉口山泉侄六十》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严谨的结构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诗中“得失何须更问天,时当指使且怡然。”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名利,而在于随遇而安,享受当下。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千金不博闲中乐,万事休寻梦中缘。”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和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透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试论何人福最全,静对江梅还结子,醉看社栎可忘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豁达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
《寿泉口山泉侄六十》不仅是罗洪先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