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郡公入觐

上计会衣冠,冲星五马寒。
还因献玉帛,重得拜金銮。
庭瑞勋庸辨,宫筵礼数宽。
圣躬劳万国,莫更述民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何郡公入觐》是明代罗洪先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坊赞善。他也是著名的方志学者,与海丰县令张济时为同乡挚友,并共同撰写了嘉靖《海丰县志》序。
  1. 作品原文
    上计会衣冠,冲星五马寒。还因献玉帛,重得拜金銮。庭瑞勋庸辨,宫筵礼数宽。圣躬劳万国,莫更述民艰。

  2. 作品注释

  • 诗中“上计会衣冠”指官员们聚集于朝堂之上。
  • “冲星五马寒”形容官员们穿着华丽的官服,骑着装饰精美的马匹。
  • “还因献玉帛”可能指官员们向皇帝进献礼物或文书。
  • “重得拜金銮”则表达了皇帝重新接见官员的情景。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们的装束和行为,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场景和社会风貌。
  •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 诗中多次提到“圣躬”,即皇帝,体现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1. 创作背景
  • 《赠何郡公入觐》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那时政治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罗洪先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皇帝的期望和支持。诗人希望皇帝能够关心民生疾苦,解决百姓的困难。
  1. 艺术手法
  • 诗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平仄韵律的和谐与对比,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1. 历史意义
  •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朝时期的政治状况,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精神。
  • 作为文学作品,它展示了明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

《赠何郡公入觐》是罗洪先的一首代表作,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