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宜安

好笃金兰自昔年,风标真象抑庵贤。
甲庚未论谁为长,糠秕应惭我在前。
绕郭云山多种玉,满池春水独栽莲。
兴观日诵诗三百,施济庭馀禄二千。
梦说事赊便筑野,希颜心苦耐钻坚。
名洲久著龙头谶,蓬岛仍栖鹤背仙。
会展谋猷资世用,肯将通介逐时迁。
高才定有高人识,大器端从大化甄。
白发慈闱凭养志,青云难弟况随肩。
中书太傅千年谱,武姥澄江万里天。
共学斯文空老大,巧逢新格谩颠连。
借巢恰似鸣鸠拙,揽镜羞争玉女妍。
勇尽敌场疑再贾,灰寒丹灶讶重然。
时当易辙聊凭轼,座有知音敢绝弦。
珍重交情怜鲍叔,尊严师道愧伊川。
虽存立雪寻常地,终欠吟风一二联。
肥遁向怀追汉绮,中兴今喜际周宣。
长歌宠赠能无和,报国微躯拟并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王宜安》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四十四字,前两句写自己和朋友的友情深厚;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

作品原文

次韵答王宜安

我昔在南都,君亦归东坡。
相逢无俗话,握手即心和。
清夜月明时,同听山雨过。
明朝复来此,莫问何时休。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深厚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作品注释

  • 南都:指北宋首都开封(今河南开封),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
  • 东坡:苏轼被贬到黄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