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寺原因地势高,宦情常苦送迎劳。
何如伴赏东林竹,笑把银黄等一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官寺原因地势高,宦情常苦送迎劳。
何如伴赏东林竹,笑把银黄等一毫。
《次韵答守庵叔父》是明代文学家罗钦顺的作品。该诗作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诗人当时为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因忤权臣刘瑾而被贬至地方任上卿寺的长官。在这首诗中,罗钦顺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内心的苦闷。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他在明朝中期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曾官至吏部尚书。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归隐的转变,晚年潜心性理之学,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学问的根本。罗钦顺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清新的意境、严谨的格律而著称,被誉为“有明一代词林冠冕”。其代表作之一《次韵呈守庵叔父》便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
诗作原文:
官寺原因地势高,宦情常苦送迎劳。何如伴赏东林竹,笑把银黄等一毫。
通过对《次韵呈守庵叔父》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罗钦顺作为文人的才情和抱负,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