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蠡海贺进阶韵

碧山真隔紫宸朝,石濑溅溅远市嚣。
衰钝已惭金作砺,光华那称玉围腰。
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
一寸丹衷何所似,华封三祝大哉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曾蠡海贺进阶韵》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而显得尤为重要。

从文学角度来看,《次曾蠡海贺进阶韵》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作为明代的著名诗人,罗钦顺的这首作品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诗歌技巧。七言律诗的结构规整、韵律协调,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从历史背景来看,《次曾蠡海贺进阶韵》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动荡和思想变迁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罗钦顺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命运、个人抱负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次曾蠡海贺进阶韵》中的“误烦诏旨来空谷,复枉诗筒过野桥”等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关注以及对时事的敏感反应。

从作者生平来看,罗钦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江西泰和人,明代弘治六年进士,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等。他因直言不讳而被刘瑾罢官,后因得罪权贵被革职为民。尽管遭遇挫折,罗钦顺依然潜心于学问,最终以高尚的人格和博学多才受到后人敬仰。

罗钦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有着深厚学术造诣的学者。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显示出其思想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同时,他的诗歌还体现了明代中后期文人对于理学的重视和探索。

《次曾蠡海贺进阶韵》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同时也是理解明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