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山楼为陈太仆题

元龙床上有高楼,新占淮南第一州。
青翠入窗来不断,图书终日坐忘收。
花香客醉酿泉酒,雨霁人争野渡舟。
吟送夕阳芳草远,满川云锦散骅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环山楼为陈太仆题》是明代诗人吴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楼耸立于元龙床上的景象,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之美。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滁阳新起见京楼,楼外青山绕四周。
    春意自催禽鸟乐,浮云不记古今愁。
    树笼月色千家暝,松度风声万壑秋。
    莫道诸峰能掩闭,举头西望是皇州。

  2. 诗歌背景:《环山楼为陈太仆题》这首诗歌创作于明代,是诗人吴俨对一座位于滁阳的新楼所写。该楼建在元龙床上,周围环绕着青山,春意盎然时,禽鸟欢快地歌唱,而浮云似乎也忘却了古今的忧愁。楼下的树木笼罩着月亮的光芒,使得千家都沉浸在夜色之中,而远处的松林在风中摇曳,带来了万壑的秋意。诗人以这座楼为中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这座楼的喜爱与赞美。

  3. 诗人介绍:吴俨,字克温,号宁庵,是明代常州府宜兴人。他是成化二十三年的进士,曾担任编修、侍讲学士等职,并掌南京翰林院。然而,由于刘瑾的中伤,他被迫罢官。后来,当刘瑾被诛后,他被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吴俨的文章庄重,诗词清丽,有《吴文肃公摘稿》流传于世。

  4. 诗歌鉴赏:这首诗不仅描写了环山楼的建筑特色,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画卷之中。诗中的“环山”二字,不仅指楼周围的山峦,更象征着一种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5. 文化意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一座建筑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想追求。它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珍视。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6.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楼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描写楼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以及楼内的景致,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个既具观赏性又有诗意的空间。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诗中的美好与和谐。

《环山楼为陈太仆题》不仅展示了明代建筑的宏伟与美丽,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