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

帆转濡须鼓急挝,儿童骑竹满晴沙。
才倾别酒催行色,便有春风管物华。
云气暖通南省树,茶烟清绕使君衙。
亦知抚字劳心在,留取功名入世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罗钦顺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后因忤逆刘瑾被革职为民。在失意之后,他潜心于性理之学,并最终获得谥号为文庄。他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忧思以及个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坚守。

  2. 诗歌原文
    帆转濡须鼓急挝,儿童骑竹满晴沙。
    才倾别酒催行色,便有春风管物华。
    云气暖通南省树,茶烟清绕使君衙。
    亦知抚字劳心在,留取功名入世家。

  3. 诗歌赏析

  • 内容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 艺术手法:罗钦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送别的场景,使得诗歌情感丰富且深刻。例如,“帆转濡须鼓急挝”一句展现了送别时的紧张氛围;“儿童骑竹满晴沙”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气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1. 文化背景
  • 罗钦顺在失意后选择隐居,潜心于性理之学。他的作品多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钦顺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1. 艺术特色
  • 罗钦顺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他用简洁的语句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他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1. 历史评价
  • 罗钦顺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上的佳作,也是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资料。
  • 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时代精神。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通过对《送马汝砺太守还庐州》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到罗钦顺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