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都阃赴江西

将军赴镇马如龙,宝剑飞霜胆气雄。
第一才名光武举,尽多能事振家风。
西山晓色旌幢外,南浦秋声鼓角中。
翘首云台高万丈,会将歌舞笑儿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都阃赴江西》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背景:

  1. 作者简介
  • 姓名:罗钦顺。
  • 字号:允升。
  • :整庵。
  • 籍贯:明代江西省泰和县人。
  • 官位及经历:在明朝历任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因忤逆刘瑾而被革职为民。后复归故里,专心于性理之学的研究。
  1. 诗歌原文
  • 第一段:将军赴镇马如龙,宝剑飞霜胆气雄。
  • 第二段:第一才名光武举,尽多能事振家风。
  • 第三段:西山晓色旌幢外,南浦秋声鼓角中。
  • 第四段:翘首云台高万丈,会将歌舞笑儿童。
  1. 诗歌赏析
  • 意境与情感:《送李都阃赴江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赴任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宝剑飞霜”形容李将军的勇猛与坚定,而“翘首云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事业有成的祝愿。
  • 艺术表现: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尤其是对“宝剑”与“云台”的描写,既展示了李将军的英勇气概,又寄托了诗人的深厚情感。
  1. 创作意义
  • 历史价值:罗钦顺作为明朝的重要学者之一,其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
  • 思想影响: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罗钦顺的思想倾向和个人哲学理念,这对于研究明代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化背景
  • 明代政治环境: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加剧,文人士大夫往往对现实政治抱有不满,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 儒学思想:明代儒学发展达到高峰,强调道德修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罗钦顺的诗作体现了儒家重视实践、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

《送李都阃赴江西》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罗钦顺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