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宗器还任闽藩

东林见月几亏盈,布被藤床客梦清。
最绩过烦徵覆考,新诗长得入优评。
便民方略仍腾疏,入幕风流独擅名。
来鹤亭前春色早,锦袍归映百花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罗宗器还任闽藩》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明朝,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任职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明末理学家,曾在南京国子监担任司业,后因直言进谏而受到刘瑾的排挤,被迫辞官家居。
  2. 创作背景:《送罗宗器还任闽藩》是罗钦顺赠别友人之作。当时罗宗器被任命为福建藩王,因此罗钦顺在送行之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祝福与不舍的情感。
  3. 诗歌内容:《送罗宗器还任闽藩》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友人离开的场景,并表达了深厚的感情。诗中“东林见月几亏盈,布被藤床客梦清”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友人离开时的情景,使人仿佛能看到那宁静的夜晚,朋友的梦境也随着月色而逐渐清晰起来。
  4.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每句七个字,平仄声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此外,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质朴而真挚,充满了人文关怀。
  5. 影响与评价:《送罗宗器还任闽藩》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更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仕途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罗宗器还任闽藩》不仅是罗钦顺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明代文学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罗钦顺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卓越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