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寅刘可大先生南还

十年甲第尚青袍,宦业多因养母抛。
朝退不辞趋馆数,梦回还念倚门劳。
燕山晓送云边骑,岭水秋移月下舠。
一日三公真不换,相看吾已愧吾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同寅刘可大先生南还》是明代罗钦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罗钦顺:罗钦顺是明朝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他于弘治六年考中进士,历任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务。因忤逆权臣刘瑾而被迫致仕归家,在家居二十年后,重新出山致力于性理之学的研究。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居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使他有机会深入反思和探讨理学问题。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歌原文:十年甲第尚青袍,宦业多因养母抛。朝退不辞趋馆数,梦回还念倚门劳。燕山晓送云边骑,岭水秋移月下舠。一日三公真不换,相看吾已愧吾曹。
  • 翻译:十年科举考试仍穿着青色官服,因母亲年老体弱而放弃官场生涯。早晨退出朝廷不辞辛苦去拜访朋友,夜半归来仍然牵挂着友人的门扉。在燕山早晨送走骑着马的客人,在秋天岭上看着月亮下的船只。一天之中三次成为三公,看到自己已经感到惭愧了。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仕途不顺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比十年科举考试未果与后来的仕途不顺,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诗人通过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 艺术特点:该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如“燕山晓送云边骑”和“岭水秋移月下舠”,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送同寅刘可大先生南还》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值得鉴赏,更是罗钦顺人生哲学和历史观的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友情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