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夜行

官舸宵征上,丹衷切帝畿。
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
微火村墟僻,残烟网罟稀。
山林衰倦久,鸥鹭惬忘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下夜行》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宇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张宇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江景图。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官舸宵征上,丹衷切帝畿。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微火村墟僻,残烟网罟稀。山林衰倦久,鸥鹭惬忘机。

  2.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月下夜行》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诗中的“官舸”和“丹衷”象征着作者的仕途生涯与内心的忠诚,而“帝畿”则是对其政治理想之地的描述。整体上,诗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 意象运用:诗人通过“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深夜独行的孤独感以及大自然的冷清与宁静。同时,“微火村墟僻”、“残烟网罟稀”等描述,则反映了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生态的深刻感悟。

  • 情感表达:诗中的“山林衰倦久,鸥鹭惬忘机”表达了作者在官场生涯中所体验到的疲惫与厌倦。通过对鸥鹭与忘机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体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1. 创作背景
  • 关于《月下夜行》的具体创作时间,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不过,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元末明初的背景下完成的,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张宇初的《月下夜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