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遗迹

吾能舟淤河,吾能梁老圮。
要使保定府,周道荡如砥。
前之守者谁,此语恐有矣。
九年梦寐中,日月去奔驶。
尚遗圯与河,白石浸洿水。
赵侯洮河来,言若不启齿。
鞭山下万石,荷锸甚屯■。
褰帷漫逶迤,众目随顾指。
畚泥成高丘,修虹截波起。
老翁争出门,快睹百艘舣。
薪夫采薪归,信脚下脚履。
昔为寂寞区,今化喧闹市。
吾无曾见闻,得之傅太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德政遗迹》是明代诗人罗玘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过去治理成就的怀念,也体现了作者对当下治理现状的思考和期许。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罗玘(1447-1519),字景鸣,南城人,学者称圭峰先生。罗玘博学好古文,务为求奥,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古代政治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诗歌原文
  • 吾能舟淤河,吾能梁老圮。要使保定府,周道荡如砥。前之守者谁,此语恐有矣。
  • 九年梦寐中,日月去奔驶。尚遗圯与河,白石浸洿水。赵侯洮河来,言若不启齿。鞭山下万石,荷锸甚屯。褰帷漫逶迤,众目随顾指。畚泥成高丘,修虹截波起。老翁争出门,快睹百艘舣。薪夫采薪归,信脚下脚履。昔为寂寞区,今化喧闹市。吾无曾见闻,得之傅太史。
  1. 诗歌赏析
  • 罗玘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治理的期待。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治理经验的尊重,同时也对未来的治理工作寄予了厚望。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隐喻了治理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以及治理效果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深思。

《德政遗迹》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治理工作的深刻理解。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和治理思想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