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外寒泉原自清,泠泠惯与夜风争。
阁中默听人何在,今日新添一两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阁外寒泉原自清,泠泠惯与夜风争。
阁中默听人何在,今日新添一两声。
《风泉阁为德兴项德懋题》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1年(元和六年),当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他到江州城外的东林寺游览,看到山间泉水潺潺而下。
诗人站在亭台上眺望四周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在风泉阁上题写了这首五言诗。全诗如下:
山色随流水,
云光出远峰。
不知何处寺,
来听野僧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寺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请注意,这首诗并非出自于“风泉阁”。实际上,风泉阁是宋代建筑,位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兰亭镇的兰亭风景区内。而《风泉阁》则是一首以兰亭为主题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侄孙虞集。
至于“风泉阁为德兴项德懋题”,这可能是将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混淆或误解所导致的错误。因此,在讨论文学时,应当基于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