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阳道中次韵李伯贞中丞李孟豳参政 其二

杏园飞鞚沗同途,天骥羸骖不并驱。
晓起滦阳成独笑,燕霜浑白少年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滦阳道中次韵李伯贞中丞李孟豳参政 其二》是明初诗人张以宁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以宁的生平与仕途:张以宁,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曾任翰林侍读学士等职。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多个时期,其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思考。
  1. 创作背景
  • 元末明初的社会环境:元泰定中,张以宁曾以《春秋》考取进士,随后在黄岩等地担任要职。然而因故免官,在江淮地区度过十年后,才又重新得到官职,并在明师克元都之后,被授为侍讲学士。
  1. 诗作解读
  • 首句“共骑官马取长途”:这一句描绘了作者与同伴们骑马远行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在官场中的忙碌和奔波。
  • 次句“为爱佳山每缓驱”:这句表达了张以宁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在官场之余,仍能保持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
  • 第三句“剪剪水风牵草带”: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中风的温柔和水的柔美,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 第四句“疏疏沙雨长松须”:这句诗描绘了沙雨中松树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也隐含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尾句“晓起滦阳成独笑”和“燕霜浑白少年须”:这两句通过对滦阳清晨的描写,以及燕山霜雪的描述,表达了作者面对生活变化时的从容不迫和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1. 艺术特点
  • 意境与情感的结合:张以宁的诗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色,还通过这些景象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 语言的自然与精炼:诗句用词简练而不失文采,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在律诗的创作中,对仗和押韵是极为重要的元素,张以宁在这方面的处理显示了他的深厚功底。

张以宁的《滦阳道中次韵李伯贞中丞李孟豳参政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意的作品。它展示了作者在宦海沉浮中保持的一种平和与超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