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伯纯青雨亭

王家茅亭好丛竹,青雨萧疏滴晴绿。
白云飞来西山岑,晓涨愔愔秋万斛。
王郎磊落奇崛之英材,气压云根万苍玉。
粉香染笔露离离,翠羽听诗霜簌簌。
翠屏山人吟更狂,于此亭中几回宿。
山中昔骑雪色鹿,月上青琅响茅屋。
山湫蛟起雨如轴,我卧其下卷书读。
十年倦枕梦中寒,起视红尘眯人目。
王郎诵诗酌我酒,我为君歌岁寒曲。
红云信宿化黄泥,百卉荣枯手番覆。
人间耐久独此君,令我嗟叹看不足。
曲终双鹤为君舞,仰观青霄意踯躅。
王郎王郎莫相疑,岁晚期之在空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伯纯青雨亭》是元末明初诗人张以宁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茅亭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

《题王伯纯青雨亭》中,“王家茅亭好丛竹”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通过对“好丛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紧接着两句“青雨萧疏滴晴绿”,形象地描绘了细雨如丝、竹影婆娑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接下来的句子“白云飞来西山岑”,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暗寓着人物的活动,增添了诗的动感。

诗中的“晓涨愔愔秋万斛”,通过“晓涨”(清晨的涨潮)和“秋”字的运用,传递出一种宁静中带有些许凄凉之感,仿佛能听到秋水与涨潮声交织的回响。“王郎磊落奇崛之英材”则赞美了王郎(可能指的是王伯纯)的才华出众,他的才华如同云根下的苍玉一般,令人仰视。

“粉香染笔露离离,翠羽听诗霜簌簌”,用“粉香”、“翠羽”和“霜簌簌”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王郎吟诗作对时的激情与豪放。整首诗歌结构严谨,语言精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寄寓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