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夜闭空山前,浮云散尽山依然。
山中猿鹤亦解语,明月长恋山人眠。
挽郁乐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挽郁乐山》是由明代诗人罗伦所作,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介绍:《挽郁乐山》,出自明代罗伦的作品。作为一位文学家,罗伦的生平和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多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原文:《挽郁乐山》全诗如下:
一函夜闭空山前,浮云散尽山依然。
山中猿鹤亦解语,明月长恋山人眠。内容解析:诗篇描绘了一幅空山夜静的图景,通过“一函夜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随后笔锋一转,“浮云散尽山依然”展示了自然景物的永恒不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诗人写到“山中猿鹤亦解语”,以动物的和谐共处反衬人的心境,而“明月长恋山人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以及对自我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简洁的语言,却能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其用词精炼,意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特别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影响评价:罗伦的《挽郁乐山》不仅是其个人的杰作,也是明代诗歌的一个亮点。它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罗伦的《挽郁乐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人文精神。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并欣赏这样的作品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