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廖行俭并引

登瀛道人罗浮过,排风驭气来无何。
千里万里海天远,五峰十峰春色多。
本相了无尘劫碍,浮生虚被身名魔。
大明千古曙长夜,中天共指回扬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复廖行俭并引》是明代诗人罗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罗伦,字登瀛,号过,明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常能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2. 诗歌原文:明 登瀛道人罗浮过,排风驭气来无何。千里万里海天远,五峰十峰春色多。本相了无尘劫碍,浮生虚被身名磨。大明千古曙长夜,中天共指回扬戈。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首句“明 登瀛道人罗浮过”点明诗人的身份和旅行的背景。接下来的诗句中,“排风驭气来无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千里万里海天远,五峰十峰春色多”则通过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自然之美。最后,“本相了无尘劫碍,浮生虚被身名磨”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名利和生死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自由和解脱来自于对尘世纷扰的超然。
  4. 艺术特点:罗伦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技巧。如平仄、对仗等音韵学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同时,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罗伦的《复廖行俭并引》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部反映诗人心灵境界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罗伦高超的艺术造诣,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生命意义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