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 其三

八旬遐齿三龄锡,四海升平见七朝。
颍上漫随巢父隐,渭南还有太公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 其三》是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边贡的作品。这首诗以八旬高龄的松鹤翁为主题,描绘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德,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对《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 其三》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边贡,字景行,号华泉,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
  • 边贡在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
  1. 诗歌原文
  • 《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全诗如下:
    八旬遐齿三龄锡,四海升平见七朝。
    颍上漫随巢父隐,渭南还有太公招。
    猿诗词
  • “八旬遐齿三龄锡,四海升平见七朝。”描述了松鹤翁的长寿和他见证了国家七个朝代的更迭。
  • “颍上漫随巢父隐,渭南还有太公招。”表达了松鹤翁虽然隐居不仕,但仍被尊为智者。
  1. 诗歌赏析
  • 《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 其三》通过对松鹤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长者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历史的深刻理解。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天风吹鹤下瑶台”和“猿诗词”,使诗歌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 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
  • 根据《明史·边贡传》记载,边贡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 其三》的创作可能与此相关,通过歌颂松鹤翁的长寿和智慧来表达作者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边贡的《寿歌三章为松鹤翁作 其三》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边贡的文学成就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